Wednesday 19 December 2012

末日

虽然嘴上没聊过末日这个话题,但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像我一样,听到12月21日,就会联想到世界末日。


今天是12月19日,玛雅预言末日的前天,每个人都照常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街道依然繁忙,没有一丝丝末日即将到来的气氛。

可能是因为末日预言这个话题过于早被炒得沸沸扬扬,现在大家都平静下来了。


有些人认为,平静也就表示了末日不会到来,因为没有丝毫的预兆。

我则认为,平静表示着暴风雨的前夕。


其实末日是否会到来根本不重要,如果没末日,我们不就继续过生活;

如果末日真的发生,也莫过于一死。

所以对我来说,末日如果发生了,最可怕的是我熬过去了。


前几天,NASA发布了一部短片,解释为何末日不会发生。

其实,末日的到来不需要太阳风暴,不需要行星撞地球,一场人为的核战争就足够。

而核战争随时都可以发生,只要地球上一天存在着核武器。


如果末日真的发生,希望不是想电影《2012》那样,地球表面上大部分的生物虽着世界一起毁灭,只要让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人类消失就好。

如果末日真的发生,希望它来得够快,快到不够时间让人们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


末日可以是任何形态,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

在我看来,末日一直都在发生,只是对象不是人类或者这个世界而已。

Friday 14 December 2012

传染

下午,我独自驾着车,困在长长的车龙里。

堵车,在城市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相信车龙里的司机们都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

这时,一对乘着电单车,于车龙里穿梭的情侣,在我车旁驰过。

老实说,那时的我,心里真有些羡慕他们可以不受堵车之苦;

而且,我可以肯定,如果驾驶电单车的人是我,我还是会羡慕那些坐在车里享受冷气的司机们,哈哈,人嘛,就是那么得一想二的。

这对情侣接着停在了我前面的车子旁,他们敲了敲这车的后座车窗,原来车后座乘客的衣服被车门夹着了。

告诉了车里的乘客后,这对情侣继续穿梭驰去。


我没记住或看清,这两个“多事”之人的样子,相信车里的乘客也一样,但是他们的举动,却让我回想起不久前网上看过的一部视频。

视频里讲述的是生活里的一些举手之劳,如何触动别人的心,从而开始肯为陌生人“多事”。

这部视频,让我明白了即使只是渺小的举手之劳,已经足够成为改变人心的契机。

但无论是那部视频还是这对情侣,都没有成为令我改变的契机,只是无可否认我的心确实被触动。


回家后,我又在网上搜出那部视频。

这次,我发现了,其实视频里的每件举手之劳,都只是改变了一个人。

可能举手之劳,就只是一种低传染性疾病,传染感动,不容易传染却不是绝对不会传染,但只要感染的人越多,传染率就会越高。

Tuesday 4 December 2012

安全感

安全感,从来都不能以数据的方式呈现。

'感'这个字,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很难表达出来的,更不用说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因为根本不'准'。

安全感,说白了,就是我们对周遭的人与环境的信任。


有些人,尝试用犯罪率衡量安全感。

但是犯罪率,根本就不可能衡量得到安全感啊,它最多只能衡量治安。

犯罪率降低了,充其量只能证明了治安变好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的信任改善了。

因为,信任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建立回来,同时,它又是那么地容易被摧毁。


所以说,犯罪率和治安,不是衡量安全感的标准,它们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它们的安定,令桥梁变得坚固。

它们的败坏,则令桥梁变得脆弱。

而安全感就好像对桥梁的信任,桥梁即使是脆弱的,但是人们还是会继续使用,因为他们信任这条桥梁,除非桥梁倒塌;

反之,桥梁即使再坚固,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就不会有人去使用,但是日久终会见桥固,信任再难被建立,也会有被建好的一天。


Monday 26 November 2012

迷失

还记得你对我说过那一句:
“你这样子做人,很容易迷失的。”

还记得当时,我笑了笑,对你说:
“不会的啦,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时,我会这样回答,是因为我认为,所谓迷失,只是遗忘了做人做事的初衷。


至今,我才了解到,当时你所想要表达的迷失,是感觉。

是恐惧、寒冷、空虚、无助、寂寞。

它们总会在夜里,像梦魇般困扰着我们,这就是迷失。

所以我们是不可能会察觉不到自己的迷失。

只是有些时候,我们选择去逃避,利用身外物去麻醉自己的感觉。


人会迷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失去了存在感。

就在我们发觉,达到我们的生活目标并没为我们带来我们想象中快乐时;

就在我们认为,这世间已没有能够为我们提供生活动力的目标时;

就在我们困惑,到底,谁能信任和依靠、什么可以寄托、哪里可以让我们躲避不如意事、该如何面对生活、为了什么而活着,却得不到答案时。


迷失的人,可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人生;

也可能选择以逃避的方式,继续活着,这样活着,是很痛苦的,而且这份痛苦,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

但是我认为,只要继续活着,就会有走出迷失的一天。


Thursday 22 November 2012

牺牲

曾否为了别人的利益好处,而做出牺牲自己的事情吗?

而一般上,这个别人,是个我们在乎的人。


又曾否有人为了你,而牺牲自己呢?

而这人,在你的眼中,又是否一个你在乎的人呢?

如果是,你又会对这个人的牺牲,有怎么的感受呢?

你会否愤怒?又会否内疚?


当然,牺牲,并不一定是指性命,也可以是金钱、时间、权力、甚至器官。

牺牲,是一种放弃,放弃所拥有的或原本可以拥有的事物。


当我们选择为别人牺牲自己时,我们的本意是为了那个人好。

但是,可曾想过,如果我们在那个人的眼里,是个他或她在乎的人,那么我们的牺牲,是否会给那个人,带来愤怒与内疚呢?


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是件伟大的事。

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对双方的伤害。


除非,双方都互不在乎对方。


Sunday 14 October 2012

准备

"准备好了吗?"

生活中,这句话好像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耳边。

这个问题,其实有个标准答案。

"是的,我准备好了。"

提问的人,他们只是想要得到一个令他们安心的答案。

他们并不是在确认,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准备好了。


准备,是一种尊重,对于别人给予我们的一切。

他们给予我们的,可以是物质、金钱、时间、感情、期望或生命。

他们给予我们的,有些时候,是他们所做出的牺牲。

所以做准备,除了是对别人的给予及牺牲的尊重,也是对别人本身的一份尊重。


他们的牺牲及所给予的,可能不是我们所要求的,而他们本身可能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不做准备,就有如辜负别人的给予及牺牲。

如斯行为,就算我们过得了自己的良心,难道就能逃过外界的谴责?

或反之,就算有外界的容许,我们又是否过得了自己的良心?


别人单方面地给予及牺牲,对于不想要的接受者,是不公平的。

所以,这些接受者,有权不为了不辜负别人而去准备。

但是准备,本来就不应只是为了不辜负别人,而是应该为了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虽然,有些时候,准备与否,都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但是做准备,也不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坏处,就当作是对别人的一份尊重。


世界或许不会总是给我们机会去准备,但如果机会来了,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

"我是否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了?"


Wednesday 10 October 2012

代价

当这个世界上有要求一方,和提供一方时,交易就产生了。

只要有交易,人就会得到一些,同时放弃或失去一些,所放弃和失去的,就是代价。

实际上,双方都可以同时担任着要求和提供这两方,只要一方所放弃的,是另一方所要求的即可。


而要求的那一方通常是人,而提供的那一方则通常是别人、大自然或者是要求方自己本身。


代价可以是任何形态的。

就如我们所得到的,也可以是任何形态的,只要我们肯接受。


代价是必须支付的,即使我们得到的可能并不是我们所要求的,但只要我们还是接受了,就需要支付代价。

交易时支付的代价是"为了得到所放弃的人事物",交易后支付的代价则是"因为得到了所以失去的人事物"。


代价并不一定在交易时就支付完毕的。

所以我们才会常常只看到了别人交易时得到的和所放弃的,却没注意到别人过后所失去的。

因此我们才会误认为别人的得到,并没有付上很大的代价。


其实,代价与得到的是同等的。

只是有太多的人们以为,所谓代价就只是"为了得到所放弃的人事物"而已。

我们过后支付了"因为得到了所以失去的人事物"这个代价后,才真正算是完成了交易。

而这时,代价与得到的便是同等的。


总是有些人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得到的与所支付代价并不同等,或高过,或低于。

那只是因为我们看待人事物的价值观上有所差异而已。


Sunday 23 September 2012

经验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被别人讲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我们不听从他们的劝告,而有碰了一鼻子灰后,长辈和前辈们就会带着这句话出现。


每当我们打算做一些或许在他们眼里看来是错的决定和事情时,那些有心的前辈和长辈们总会来劝告我们。

他们可能也在从前犯下同样的错误,有了失败的经验,所以不想我们也犯下与他们那一辈相同的错误。


他们劝告是一片好意,但是经验是无法只靠听说来累积的。

我们还是得错了,才能真正了解错在哪里,才能学会不再犯错。

就好像有很多事情,如果只是阅读过或听说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话,是很难可以真正体会的。


如果不是个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的决定,长辈和前辈们与其没夺后辈们尝试的机会,与其泼后辈们冷水,不如只是提醒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地尝试,至于会否失败或成功,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成功了固然好,就算是失败了,也增长经验。

如果后辈们真的跌伤了,长辈和前辈们再上前拉他们一把吧!



Sunday 16 September 2012

而已

"而已",是个很简单的词,相信我们都曾用过这个词。

只是"而已"这个词,如果运用于不妥当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成为贬义词。

那个不妥当的时候,那就是转述别人不幸的时候。


我深信,每个人都有他们在乎的人事物。

在我们看来,只属于"而已"的不幸,对当事人来说,或许是极痛苦的不幸。

如果我们用"而已"于转述别人的不幸,是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的不屑。

也是对他们所在乎和珍视的人事物的轻视和不尊敬。


"而已"只适用于转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不幸。

与其说适合,还不如说只有我们本身才有这个资格。


"而已",对我来说,并不适合用于转述发生在自己以外的别人身上的不幸。

除非,我们极了解他们。

了解他们所在乎的,所珍视的,所想的,所感受的。

不然,我们没资格也不应该使用到"而已"这个词。


因为只有极深的了解,才会明白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是否只是"而已"的不幸。



Sunday 9 September 2012

让步

让步,是在双方坚持立场而发生僵持时,其中一方所作出的退让。

而先做出让步的,通常是较为弱势的一方,但并不代表较为强势的那一方就没有做出让步的时候。

无论让步是由哪一方做出,都只是为了解决那僵持的局面。


弱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为了他们的利益着想,因为他们认为僵持的局面,会为他们带来坏处,而坏处并不是他们坚持立场目的。

强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因为尊重对方的立场。

虽然他们可以利用僵局,来逼使弱势一方先做出让步,从而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让步的强势一方,想要的结果,并不是逼迫对方让步。


弱势的一方,总认为让步是必须的,尤其坚持立场无法达到原本目的,反而让步带来良好效应时。

但是,别忘了任何效应都是一种变化,只要是变化,就难免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影响。

影响范围内的人们又是否能够接受所做出的退让,又是否都能从中获得益处呢?


更重要的是,当退让令你们偏离了当初的立场,你们还是当初的你们吗?

Sunday 2 September 2012

变,是那么地无可避免,因为我们需要它。

我们会容许变化,是因为认为我们承受得起变化。

变,就像洪流,而我们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洪流给吞噬。


变了,就是与原本的不同了。

当人们渴望变化时,人们渴望不同于现状的新景象。

"什么不同"令人期待,期待变得更好。


但是,当变化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就会使人恐慌。

恐慌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而无法预测的变化便是未知。

恐慌也因为对于危机的恐惧,那是因为无法控制的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可能很大,而且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人会变,为了生活而变,为了生存而变。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改变的是世界而不是我们本身。


有一些变化不为我们所察觉,那是因为变化的程度不大,变化的速度缓慢,而且身边的人们都在经历同样的变化。

但是无论多么微小的变化,总是有它的起因。


变化,需要代价,由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内的人们共同支付。

正因变化需要代价,我们才会那么地希望变化为我们带来正面的结果。

Sunday 26 August 2012

猜度

我们,是无可能清楚地知道别人脑里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可是,越是无法知道,我们就越是想看穿别人的心思,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所以,我们开始以观察别人行为的方式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所以,我们开始用猜想的方式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询问,只是没人会用这个方式。

因为我们无法去信任对方所给的答案,尤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观察是个不错的方式,因为人们一般上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一些自然反应和习惯性行为。

了解这些反应和行为,确实可能会协助我们去看穿别人的心思。

但是,长期地观察身边的人,很容易使得我们过度敏感去别人的行为及反应,导致我们精神紧张。


只是即便别人的行为给予了我们答案,如果答案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都可能以借口推翻。

再说,即使要观察,也得在我们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到的情况下才能观察。

所以,我们才会用猜想去填补我们观察不到的空缺。

只是,猜想需要了解,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只有了解得越深,才越有可能让我们成功模拟别人的思考模式,才有可能让我们真正地看穿。


可是,我们总是会不知觉地将我们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混入了我们的猜度。

最终导致了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Monday 20 August 2012

生气

相信每个人都会生气。

生气是我们内在产生的不满情绪。

而发脾气,就是对外释放这些不满情绪的一种行为。


每个人生气的导火线都各不相同。

而设下这些导火线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我们的在乎,我们对人,对事和对物的在乎。

在乎的轻重直接影响到我们导火线的高低。

那是因为,在乎会引发负面的情绪。


一般上,我们最在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但凡会影响到我们生活或利益的,而那种影响又不合我们心意的,就可能会导致我们生气。

其他我们在乎的人、事和物亦相同。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生气,不只是因为他/她脾气好,也可能只是因为他/她根本没有在在乎些什么。

Sunday 12 August 2012

责任

人们不是不喜欢责任,而是担心责任后面的重担压力。

所以,人们才会推卸责任,无论正面或者负面的责任。

当然,人们最想推卸的正是负面责任。


而人们最担心的,是成为责任的源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罪魁祸首。

人们害怕独自背负责任,所以选者推卸。


只是当责任出现了,无论人们怎样推卸,最后都总得有个人去接受。

他/她可能是逼于无奈,也可能是乐意地背负那责任。

但是没人会去理会,他们注重的,只是责任不在自己身上。


我们都懂得,责任这个重担子有可能会把人压到崩溃。

将责任推给或安置在被人身上的那个责任,我们又是否担得起呢?

将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是不公平的;同样的,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

责任令人成长,我们没权利没夺别人的成长,也没权利让别人的成长蒙上阴影。

Monday 6 August 2012

借口

借口,是一种安慰自己的方式,是释放内疚的缺口。

借口,同时也是一种理由,但不是真正的理由,而是用来逃避责任的答案。


借口,不只对别人讲,大多时候,借口是向我们自己说的。

那是因为即使人言再可畏,也永远比不上内疚的折磨。


大多人都被道德观给束缚着,当我们犯错时,即使别人不认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还是需要借口来安慰我们那被道德所束缚的心灵。

当人们都认为我们得为所做的错事负上责任,而我们又不想负责时,我们就需要对别人交代的理由,也就是推卸的理由。


人们通常会用不真实的理由来推卸犯错的责任。

犯错的真实虽然或情有可原,但人们还是不会承认错误,因为人们都认为错误是不被体谅的,虽然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

Sunday 29 July 2012

惩罚

惩罚,是为了让犯错或犯法的人,得到应有的教训并反省。

而给予惩罚的人,需要能力和权力。

而,给予他们这种权力的正是我们,总数的我们。

所以,惩罚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你情我愿”的活动。


当然,这种“你情我愿”的关系,是建立在某些条件之上的。

而这些条件,是一种人们在给予他们权力之时,所达成的共识。

这些共识,所有的人们都必须认同,没有选择的余地。

犯错或犯法的人,因为生活在这些共识里,即使再不情愿,亦得接受。

要想推翻这种共识,就只有再次集总数的人们,去建立一个新的。


另外,有能力但没被给予权力的人,如果执意给予惩罚,那便是私刑,人们不应对之认同。


惩罚的方式,莫过于就是给予和没夺。

而惩罚的程度和形式,则是依据总数人们的想法和道德观所定下的系统。

但统一的惩罚形式,大大地降低了其效果。

无法做到,给于犯错或犯法者,他们所惧怕的,没夺他们重视的。

惩罚便失去了其意义。

Monday 23 July 2012

知法

相信,知法犯法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知法却去犯法者,确实不可饶恕,而这类人虽说不上多,却也不少。

但是,不知法者,又是否能算得上犯法呢?应该只能算是犯错。


所以,当我听到了知法守法这个词时,实在太同意了。

人,必须先知法,才能去遵守法律,而让人们了解法律,是制法者的责任。


只是因为现今社会里,真真正正了解法律条文的人太少了。

所以我们只以道德观为依归,不做出不道德的事,不做出不人道的事,做好身为一个人的责任。


当人们做出了超出道德范围的事,同时触犯法律,都会被指犯法,而不是被指犯错。

在道德层面上做错事,应被指犯错,在法律层面上做错事,才该被指犯法。

但是,在不知法的情况下犯错,能不能算不知者不罪呢?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不能,人们大多认为,明知在道德层面是错的,仍为之,就是不对,不管是否了解法律。

所以我同意其是犯错了,但依然不同意是犯法。

应该另外设立道德层面上的惩罚系统来惩罚犯错者。


我认为犯法,需在知法后才算的上。

所以我也认为,但凡犯法者,都不该宽恕。

虽不该宽恕,也不该重罚。

真正该被重罚者,是执法犯法的人。

Sunday 15 July 2012

神医

曾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当我们面对病魔时,只要我们的思想正面,我们的脑部就会发出讯息,让我们的身体自行治疗自己。

但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电视剧里头,不时就会出现"神医"骗人的桥段,久而久之,让我们产生了神医就等于神棍的想法。

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看待"神医"这个词,但相信大多都看成了神棍。

"神医"可能是某些人绝望路上的明灯,所以才会使他们如此盲目地上当。


我呢,就曾经抱着以上的态度,遇到过了一个"神医"。

这个自称有神力的男人,会不是出没于夜市,为人们治疗一些恶疾,并且从不收费。

而我,终在一旁怀疑他的用心。


直到我听到了以上的说法,令我有了另一种想法。

我想,可能他根本没有任何神力,只是个很出色的医师。

他之所以让大家相信和认为他是个神医,是希望给绝望路上的人们带来光芒,并让他们产生正面的思想。

可能他在治疗病人的同时,让病人的身体配合以及协助治疗。


那他可以算是一个"神医"吗?

我个人认为,是。

Sunday 8 July 2012

后悔与反省

有人认为后悔是反省行为,但在我看来其实后悔和反省是分开的。


后悔,只会在负面过程或负面结果出现后发生。

后悔是种责备,责备自己当初作出的错误决定,责备别人在某种地方上的误导。


反省,是了解当初决定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无论结果是正面或负面。

反省,才能让人了解到事情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了解带来正面结果的方法必须是正确的。


我们的人生里不缺后悔,只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反省。

无可否认,后悔亦起改正的效果,只是该改正只发生在负面过程或负面结果出现后。

正面的过程与结果不会引起人们的后悔,即便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

而缺少了反省,会使人们遗忘了决定的对错并不应该只用过程或结果去定夺。


Sunday 1 July 2012

知足

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曾听说过:“知足常乐。”

的确,当我们知足、满足于所拥有的一切时,就不会去追求无谓之物了,无所欲自然就少点烦恼了。


但这样并不代表不知足就一定会不快乐,或许只是没那么快乐而已。


不知足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贬义词。

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件件因不知足而引起的负面事情吧!


不知足很可能会带出我们潜在的贪欲。


贪,是人们对某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的现象。

无论是贪财、贪权、贪色或是贪生。

贪,就是不知足其中的一种表现。


但是,可曾想过,不知足其实就是对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感到不满足、有所欲而已。

欲望何尝不能成为生活的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


如果对金钱、权力有欲望,那股欲望就可能推动我们认真工作、努力打拼、好好表现,以得
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我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才会不断努力地去改进、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啊!


知足是件好事,但如果年轻人,总是轻易地满足于现状,可能就会失去拼搏的热诚、对生活的热诚。

对于自己的欲望,只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追求,不知足将会是一种推动力。

Saturday 23 June 2012

夜空

深夜里于家中百无聊赖,想起最近看过的一本小说里其中一段。

内容说的是书中主角一个放松心情,抒解压力的方法:“坐在一个幽静的环境,吹着冷风,举头欣赏满天的星星。”

书中主角经常那样做以抒解工作压力,让自己在过着的忙碌生活有静下来的时候,让沉沦于花花世界中的自己有一会儿的清醒。

想到这,便去推开了窗,抬头望向夜空,夜空无云,却不见满天的星星,窗外是一个少星的夜空。

可能是我家的所在位置因某种原因而看不到满天的星星。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只看到一个少星的夜空,却让我发现原来自己已很久没仔细的欣赏过夜空了,或许是我过去将太多太多的时间由电视剧、电脑游戏、小说、音乐、课业来填满了。

对于都市人,少星的夜空并不影响生活,都市人并不依赖星星以生存,而且我们都太忙碌了,于工作和娱乐。

城市的霓虹灯早已掩盖了星星的光芒,所以只有少数的都市人会发现少星的夜空,只有更少数的都市人会在意或重视夜空是否繁星闪耀。

作为一个都市人,我承认自己过去确实忽略了星星,可能过后还会继续。

但如果哪天我再次想起夜空的星光,我还是会再抬头,不知到时我又会看到怎么的夜空呢?

Sunday 17 June 2012

求生

人的求生意志是一种很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人在不可能的环境下存活。

求生意志的强弱是在于其对世界的眷恋有多重,对生活的希望有多大,还有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视。

对世界的眷恋,应归类在欲望之下。

当这股欲望过于强大,人们就会失去理智、失去仪态,为了多活一些时日而无所不用其极。


自古,便有关于追求永生的人们的故事。

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就是秦始王了,可是即使权势如他,在最终亦无法如愿,也正因权势如
他,才对这个世界有那么重的眷恋吧。


相信很多都听说过复活重生。

古埃及人之所以将遗体包裹成木乃伊,是想尽可能地保持其原貌,就是为了未来的复活做好准备。

如果有阅读过一些的传说故事,不难发现,以前的人们最害怕就是永不超生。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就算明白生老病死乃必经之路,人们就算能接受死亡是个事实,还是会期待再次活着。


古时候的人们,求生是因为眷恋、希望、责任;现今的我们,求生是为了无憾。

因此,人的求生意志变弱了,尤其在这个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时代。

Sunday 10 June 2012

自杀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自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很多人甚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想自杀。

人是贪生的,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眷念,还有在乎,最重要的是还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有自杀的念头。


而求死者,所求的,只不过是一种轻松感,也就是结束。

当人对这种轻松感的渴望,远超过对世界的眷念,才会作出常人不可理喻的决定。

当一个人被责任,压力,负面情绪所充斥的同时,遭遇了不可承受的挫折,就会使他/她失去了希望的能力。

失去希望的人,无法继续面对令其崩溃的辛苦感,所以,他/她失去了对世界的眷念,从而开始渴望结束。

因为他/她不懂得寻找方法去解救那一份渴望,才会去选择一条不归路。


自杀,是自私,是冲动,但不见得是不负责任。

只是自杀这种行为,所影响到的不只是他/她一个人,才会令人有这种想法。

自杀者擅自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也将肩上的责任卸下给别人,但他/她确实将责任背负到了生命的终点。


不明白人为什么会自杀,可能是因为对明天存有一些些的希望吧。

Sunday 3 June 2012

习惯

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无论是好或坏的习惯。

习惯,是由于长时间重复某种行为,而逐渐养成的模式。

而养成习惯的主要因素是记忆,一种是脑记忆,另一种则是身体记忆。

记忆的增加是无法自主的。


脑记忆会养成思考习惯,我们遵从特定的模式去思考,才会导致我们不知觉地先入为主。

身体记忆会养成行为习惯,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自觉地发生,而该情况已存在在身体的记忆里。


身体记忆是逐渐增加的,但不懂得思考,只要有新的记忆覆盖,就会形成新的习惯。

脑记忆是瞬间增加的,如果不够深刻,很容易会随着时间流逝,思考习惯也随之改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想随着时间变得成熟。

反之,如果记忆很深刻,就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思考习惯。


所以才会发生人们只为做而做,而忘记了初衷,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做。

Sunday 27 May 2012

主观

客观,不过是许多人同样的主观看法。

人,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各种各样情况的,所以经过这种思索的成品,应被称为主观的看法。

而客观看法,是当有人提出了他自己的主观看法后,被其他大多数人认同并接受才形成的,而过程中或有可能稍微改动了原本的那个主观看法。


主观和客观都属于人的产品。

只是主观看法多掺杂了一些的偏见,使其无法被他人认同和接受,无法完全地成为客观看法。

人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模式,因此极少可能会发生,大多数人拥有同样的偏见。

所以,改动才会在主观看法上发生,偏见被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类似的主观看法给磨合,成为了客观看法。

而且大多数人都会认同,都能接受。


对于各种各样的情况,我都拥有自己的主观看法。

但我并不希望会有将其改变成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并认同的客观看法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