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被别人讲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我们不听从他们的劝告,而有碰了一鼻子灰后,长辈和前辈们就会带着这句话出现。
每当我们打算做一些或许在他们眼里看来是错的决定和事情时,那些有心的前辈和长辈们总会来劝告我们。
他们可能也在从前犯下同样的错误,有了失败的经验,所以不想我们也犯下与他们那一辈相同的错误。
他们劝告是一片好意,但是经验是无法只靠听说来累积的。
我们还是得错了,才能真正了解错在哪里,才能学会不再犯错。
就好像有很多事情,如果只是阅读过或听说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话,是很难可以真正体会的。
如果不是个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的决定,长辈和前辈们与其没夺后辈们尝试的机会,与其泼后辈们冷水,不如只是提醒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地尝试,至于会否失败或成功,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成功了固然好,就算是失败了,也增长经验。
如果后辈们真的跌伤了,长辈和前辈们再上前拉他们一把吧!
Sunday, 23 September 2012
Sunday, 16 September 2012
而已
"而已",是个很简单的词,相信我们都曾用过这个词。
只是"而已"这个词,如果运用于不妥当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成为贬义词。
那个不妥当的时候,那就是转述别人不幸的时候。
我深信,每个人都有他们在乎的人事物。
在我们看来,只属于"而已"的不幸,对当事人来说,或许是极痛苦的不幸。
如果我们用"而已"于转述别人的不幸,是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的不屑。
也是对他们所在乎和珍视的人事物的轻视和不尊敬。
"而已"只适用于转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不幸。
与其说适合,还不如说只有我们本身才有这个资格。
"而已",对我来说,并不适合用于转述发生在自己以外的别人身上的不幸。
除非,我们极了解他们。
了解他们所在乎的,所珍视的,所想的,所感受的。
不然,我们没资格也不应该使用到"而已"这个词。
因为只有极深的了解,才会明白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是否只是"而已"的不幸。
只是"而已"这个词,如果运用于不妥当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成为贬义词。
那个不妥当的时候,那就是转述别人不幸的时候。
我深信,每个人都有他们在乎的人事物。
在我们看来,只属于"而已"的不幸,对当事人来说,或许是极痛苦的不幸。
如果我们用"而已"于转述别人的不幸,是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的不屑。
也是对他们所在乎和珍视的人事物的轻视和不尊敬。
"而已"只适用于转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不幸。
与其说适合,还不如说只有我们本身才有这个资格。
"而已",对我来说,并不适合用于转述发生在自己以外的别人身上的不幸。
除非,我们极了解他们。
了解他们所在乎的,所珍视的,所想的,所感受的。
不然,我们没资格也不应该使用到"而已"这个词。
因为只有极深的了解,才会明白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是否只是"而已"的不幸。
Sunday, 9 September 2012
让步
让步,是在双方坚持立场而发生僵持时,其中一方所作出的退让。
而先做出让步的,通常是较为弱势的一方,但并不代表较为强势的那一方就没有做出让步的时候。
无论让步是由哪一方做出,都只是为了解决那僵持的局面。
弱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为了他们的利益着想,因为他们认为僵持的局面,会为他们带来坏处,而坏处并不是他们坚持立场目的。
强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因为尊重对方的立场。
虽然他们可以利用僵局,来逼使弱势一方先做出让步,从而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让步的强势一方,想要的结果,并不是逼迫对方让步。
弱势的一方,总认为让步是必须的,尤其坚持立场无法达到原本目的,反而让步带来良好效应时。
但是,别忘了任何效应都是一种变化,只要是变化,就难免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影响。
影响范围内的人们又是否能够接受所做出的退让,又是否都能从中获得益处呢?
更重要的是,当退让令你们偏离了当初的立场,你们还是当初的你们吗?
而先做出让步的,通常是较为弱势的一方,但并不代表较为强势的那一方就没有做出让步的时候。
无论让步是由哪一方做出,都只是为了解决那僵持的局面。
弱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为了他们的利益着想,因为他们认为僵持的局面,会为他们带来坏处,而坏处并不是他们坚持立场目的。
强势一方的让步,大多是因为尊重对方的立场。
虽然他们可以利用僵局,来逼使弱势一方先做出让步,从而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让步的强势一方,想要的结果,并不是逼迫对方让步。
弱势的一方,总认为让步是必须的,尤其坚持立场无法达到原本目的,反而让步带来良好效应时。
但是,别忘了任何效应都是一种变化,只要是变化,就难免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影响。
影响范围内的人们又是否能够接受所做出的退让,又是否都能从中获得益处呢?
更重要的是,当退让令你们偏离了当初的立场,你们还是当初的你们吗?
Sunday, 2 September 2012
变
变,是那么地无可避免,因为我们需要它。
我们会容许变化,是因为认为我们承受得起变化。
变,就像洪流,而我们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洪流给吞噬。
变了,就是与原本的不同了。
当人们渴望变化时,人们渴望不同于现状的新景象。
"什么不同"令人期待,期待变得更好。
但是,当变化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就会使人恐慌。
恐慌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而无法预测的变化便是未知。
恐慌也因为对于危机的恐惧,那是因为无法控制的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可能很大,而且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人会变,为了生活而变,为了生存而变。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改变的是世界而不是我们本身。
有一些变化不为我们所察觉,那是因为变化的程度不大,变化的速度缓慢,而且身边的人们都在经历同样的变化。
但是无论多么微小的变化,总是有它的起因。
变化,需要代价,由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内的人们共同支付。
正因变化需要代价,我们才会那么地希望变化为我们带来正面的结果。
我们会容许变化,是因为认为我们承受得起变化。
变,就像洪流,而我们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洪流给吞噬。
变了,就是与原本的不同了。
当人们渴望变化时,人们渴望不同于现状的新景象。
"什么不同"令人期待,期待变得更好。
但是,当变化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就会使人恐慌。
恐慌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而无法预测的变化便是未知。
恐慌也因为对于危机的恐惧,那是因为无法控制的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可能很大,而且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人会变,为了生活而变,为了生存而变。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改变的是世界而不是我们本身。
有一些变化不为我们所察觉,那是因为变化的程度不大,变化的速度缓慢,而且身边的人们都在经历同样的变化。
但是无论多么微小的变化,总是有它的起因。
变化,需要代价,由变化所影响的范围内的人们共同支付。
正因变化需要代价,我们才会那么地希望变化为我们带来正面的结果。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