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无可能清楚地知道别人脑里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可是,越是无法知道,我们就越是想看穿别人的心思,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所以,我们开始以观察别人行为的方式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所以,我们开始用猜想的方式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询问,只是没人会用这个方式。
因为我们无法去信任对方所给的答案,尤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观察是个不错的方式,因为人们一般上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一些自然反应和习惯性行为。
了解这些反应和行为,确实可能会协助我们去看穿别人的心思。
但是,长期地观察身边的人,很容易使得我们过度敏感去别人的行为及反应,导致我们精神紧张。
只是即便别人的行为给予了我们答案,如果答案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都可能以借口推翻。
再说,即使要观察,也得在我们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到的情况下才能观察。
所以,我们才会用猜想去填补我们观察不到的空缺。
只是,猜想需要了解,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只有了解得越深,才越有可能让我们成功模拟别人的思考模式,才有可能让我们真正地看穿。
可是,我们总是会不知觉地将我们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混入了我们的猜度。
最终导致了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Sunday, 26 August 2012
Monday, 20 August 2012
生气
相信每个人都会生气。
生气是我们内在产生的不满情绪。
而发脾气,就是对外释放这些不满情绪的一种行为。
每个人生气的导火线都各不相同。
而设下这些导火线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我们的在乎,我们对人,对事和对物的在乎。
在乎的轻重直接影响到我们导火线的高低。
那是因为,在乎会引发负面的情绪。
一般上,我们最在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但凡会影响到我们生活或利益的,而那种影响又不合我们心意的,就可能会导致我们生气。
其他我们在乎的人、事和物亦相同。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生气,不只是因为他/她脾气好,也可能只是因为他/她根本没有在在乎些什么。
生气是我们内在产生的不满情绪。
而发脾气,就是对外释放这些不满情绪的一种行为。
每个人生气的导火线都各不相同。
而设下这些导火线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我们的在乎,我们对人,对事和对物的在乎。
在乎的轻重直接影响到我们导火线的高低。
那是因为,在乎会引发负面的情绪。
一般上,我们最在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但凡会影响到我们生活或利益的,而那种影响又不合我们心意的,就可能会导致我们生气。
其他我们在乎的人、事和物亦相同。
一个人之所以不会生气,不只是因为他/她脾气好,也可能只是因为他/她根本没有在在乎些什么。
Sunday, 12 August 2012
责任
人们不是不喜欢责任,而是担心责任后面的重担压力。
所以,人们才会推卸责任,无论正面或者负面的责任。
当然,人们最想推卸的正是负面责任。
而人们最担心的,是成为责任的源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罪魁祸首。
人们害怕独自背负责任,所以选者推卸。
只是当责任出现了,无论人们怎样推卸,最后都总得有个人去接受。
他/她可能是逼于无奈,也可能是乐意地背负那责任。
但是没人会去理会,他们注重的,只是责任不在自己身上。
我们都懂得,责任这个重担子有可能会把人压到崩溃。
将责任推给或安置在被人身上的那个责任,我们又是否担得起呢?
将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是不公平的;同样的,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
责任令人成长,我们没权利没夺别人的成长,也没权利让别人的成长蒙上阴影。
所以,人们才会推卸责任,无论正面或者负面的责任。
当然,人们最想推卸的正是负面责任。
而人们最担心的,是成为责任的源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罪魁祸首。
人们害怕独自背负责任,所以选者推卸。
只是当责任出现了,无论人们怎样推卸,最后都总得有个人去接受。
他/她可能是逼于无奈,也可能是乐意地背负那责任。
但是没人会去理会,他们注重的,只是责任不在自己身上。
我们都懂得,责任这个重担子有可能会把人压到崩溃。
将责任推给或安置在被人身上的那个责任,我们又是否担得起呢?
将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是不公平的;同样的,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
责任令人成长,我们没权利没夺别人的成长,也没权利让别人的成长蒙上阴影。
Monday, 6 August 2012
借口
借口,是一种安慰自己的方式,是释放内疚的缺口。
借口,同时也是一种理由,但不是真正的理由,而是用来逃避责任的答案。
借口,不只对别人讲,大多时候,借口是向我们自己说的。
那是因为即使人言再可畏,也永远比不上内疚的折磨。
大多人都被道德观给束缚着,当我们犯错时,即使别人不认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还是需要借口来安慰我们那被道德所束缚的心灵。
当人们都认为我们得为所做的错事负上责任,而我们又不想负责时,我们就需要对别人交代的理由,也就是推卸的理由。
人们通常会用不真实的理由来推卸犯错的责任。
犯错的真实虽然或情有可原,但人们还是不会承认错误,因为人们都认为错误是不被体谅的,虽然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
借口,同时也是一种理由,但不是真正的理由,而是用来逃避责任的答案。
借口,不只对别人讲,大多时候,借口是向我们自己说的。
那是因为即使人言再可畏,也永远比不上内疚的折磨。
大多人都被道德观给束缚着,当我们犯错时,即使别人不认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还是需要借口来安慰我们那被道德所束缚的心灵。
当人们都认为我们得为所做的错事负上责任,而我们又不想负责时,我们就需要对别人交代的理由,也就是推卸的理由。
人们通常会用不真实的理由来推卸犯错的责任。
犯错的真实虽然或情有可原,但人们还是不会承认错误,因为人们都认为错误是不被体谅的,虽然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
Subscribe to:
Posts (Atom)